协同办公
办事大厅
信息门户
学校邮箱
数字图书
校长信箱
北地学工
北地学者
快速导航

188博金宝亚洲体育官方版

2025年全国水文地质学术年会暨纪念王大纯先生诞辰110周年论坛在我校举办
发布: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2025-11-18 阅读:688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新时代地质工作“四个面向”要求,传承水文地质学科宗师精神,促进水文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11月14日至16日,“2025年全国水文地质学术年会暨纪念王大纯先生诞辰110周年论坛”在我校召开。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徐学义、188金宝搏博亚洲体育(北京)校长赵志丹、中国地质调查局科外部主任郑雄伟、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所长黎清华、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韦延光、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副主任胡秋韵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188金宝搏博亚洲体育(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郭华明主持。

本次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188金宝搏博亚洲体育(北京)、188金宝搏博亚洲体育(武汉)等多家单位联合承办。大会以“变化环境下的水文地质学”为主题,旨在深入探讨水文地质学科发展,传承和弘扬王大纯先生的学术精神,推动我国水文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

开幕式上,徐学义指出,水文地质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是保障水资源安全、防范地质灾害的关键抓手。他强调,当前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交织,亟需强化水文地质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坚实地质保障,要继承发扬王大纯先生等老一辈科学家“严谨治学、报国为民”的精神,聚焦地下水与生态保护、资源高效利用、灾害防治等核心议题,构建现代化水文地质科技创新体系。

赵志丹代表学校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资源能源教育分会向与会专家和青年学者表示欢迎。他回顾了王大纯先生的学术生涯与学科贡献,作为我国水文地质学奠基人之一,王大纯先生深耕水文地质领域60余载,在地下水形成理论、资源评价方法、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取得开创性成果,培养了大批行业领军人才。赵志丹表示,本次大会将学术前沿探索与王大纯先生精神传承相融合,具有三重深意:一是弘扬王大纯先生治学报国的学术精神;二是赓续王大纯先生“水文-生态-资源”系统观的思想体系;三是践行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使命担当。

中国水利学会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锦国表示,当前我国正处在生态文明建设与自然资源管理的关键时期,水资源安全、地下水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加剧等复杂环境挑战,亟需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推动技术创新与学科交叉融合。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武强院士作专题报告

在主会场环节,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武强院士、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李文鹏研究员、济南大学胡晓农教授、吉林大学许天福教授、东华理工大学孙占学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蒋忠诚研究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东光研究员、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张发旺研究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潘晓东研究员等26位知名学者,围绕矿井水防治与资源化利用、中国地下水资源评价与模拟、喀斯特动力学研究、干热岩压裂监测与裂隙水文参数反演、岩溶关键带的生态水文学、我国地方病地下水勘察技术创新及示范应用、矿区水文地质理论-技术继承与创新,以及西藏高寒岩溶形成演化机制与资源环境效应等议题作了专题报告。

分会场报告现场

会议设置了4个分会场,28名专家学者围绕变化环境下的水循环与资源保护利用、地下水-关键带相互作用与保护修复、水文地质新技术新方法、地下水环境与生命健康等议题汇报了创新性科研进展,充分展现了水文地质学与地球物理、生物学、人工智能、环境科学等领域的交叉融合与创新成果。

会议同期举办了第二届全国水文地质(地下水科学)博士生学术论坛,来自全国15所高校和研究所的28名博士生汇报了科研成果。经专家评审,8名学生荣获“优秀学术报告奖”。闭幕式上,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陈宗宇研究员代表与会专家作会议总结。中国科学院大学王明玉教授、新疆农业大学周金龙教授、合肥工业大学钱家忠教授、南京大学吴剑锋教授等专家为获奖博士生颁奖。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本次会议为全国水文地质工作者提供了高水平的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了学科前沿思想的碰撞与融合,传承了王大纯先生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学术精神与家国情怀。大家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立足岗位,开拓创新,为保障国家水资源安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水文地质工作者注册参会,188金宝搏博亚洲体育(北京)600余名学生参会学习。

Baidu
118金宝搏app下载